大豆分離蛋白-乳化型

大豆分離蛋白-乳化型 (Soy Protein Isolate – Emulsifying Type) 是以脫脂大豆粕為原料,經粹取、分離、純化及噴霧乾燥步驟製得的高純度蛋白質成品 (蛋白質含量>90%)。此類型SPI特別著重於強化其乳化功能,使其在食品加工中作為優異的乳化劑、結合劑與穩定劑,廣泛應用於肉類加工、素食產品及營養飲品等領域,特別是在需要穩定油水系統的配方中。

mayonaise icon

優異乳化特性,防止油水分離

在香腸、貢丸、沙拉醬等高含油量的產品中能有效形成穩定均勻的乳化。

fork with sausage

改善質地與保水性,提升產率

在肉製品或魚漿品中能有效結合水分,減少加工過程中的失重,提高產率約 5-10%。

shiny icon

風味中性,適用性廣泛

產品本身風味極為中性、豆腥味低,易融入各式配方而不干擾產品原有風味。

Food photography of white powder in a bowl with Korean rice cakes, fish balls, and square meat pieces in a soup, on a grey background with a wooden spoon next to it

產品應用

在肉品加工中,乳化型SPI常於混合或擂潰步驟添加,其蛋白質能在脂肪滴周圍形成穩定薄膜,有效穩定高脂肪配方(如台式香腸、西式火腿)的油水界面,防止加熱過程中脂肪析出。同時,其優異的保水性與凝膠性可顯著提升貢丸、魚漿製品(如甜不辣、魚丸)、漢堡肉排等產品的多汁感與彈性口感。透過有效結合水分,更能減少蒸煮或加工過程中的重量損失,進而提高最終成品產率。其風味中性的特點,確保了在改善物性的同時,不干擾肉製品原有的風味。

於素食及植物基產品加工中,此成分常作為主要的結構與結著劑,添加量依產品需求約在5-15%或更高,與植物纖維、澱粉等搭配使用。透過加熱誘導蛋白質變性形成網狀結構,提供植物性原料所需的結合力、保水性與類似肉類的彈性及咀嚼感。其乳化功能亦有助於將植物油均勻地分散並穩定在基質中,模擬肉類脂肪的潤口感。因此,廣泛應用於製作素肉排、植物基香腸、素食貢丸、素肉羹等各式仿肉產品。

在營養補充品與飲品應用上,高純度(>90%)的乳化型SPI可直接添加粉末(建議與其他乾料預混後分散)以強化植物蛋白含量,滿足高蛋白、植物基或特殊營養需求。其良好的溶解性(中性至鹼性pH)與乳化特性,有助於穩定含有脂肪或其他不溶性成分的飲品配方,例如強化豆奶、穀物奶、代餐奶昔等。它能有效防止成分沉澱、改善口感的滑順度與飽滿度,並提升產品的整體儲存穩定性。

技術規格

pH值

7.0-8.0

蛋白質

> 90% (乾基)

脂肪

< 1%

灰份

< 6%

水份

< 7%

其他資訊

原產地

中國

包裝

20 kg

保存期限

24 months

保存條件

避免陽光直射,相對濕度不超過 80%

常見問題

乳化型SPI是經過特定製程篩選或調整,使其在乳化能力(形成和穩定油水混合物的能力)方面表現特別突出。雖然所有SPI都具備一定的乳化性,但此類型更適用於需要強力乳化效果的系統,如高脂肪肉製品或沙拉醬。您可以聯繫我們的技術團隊,以獲取更詳細的規格比較。

本產品經過純化處理,具有相對中性的風味,對大部分食品的原始風味影響極低。在高添加量下,極少數對風味極度敏感的消費者可能會察覺到非常輕微的豆味,但通常在最終成品中不明顯。

歡迎直接聯繫我們的業務團隊或技術支援部門。您可以透過我們的官方LINE帳號、電話或電子郵件提出您的需求,我們將盡快為您提供樣品、詳細的產品規格書、安全資料表及其他相關技術資訊。

大豆分離蛋白的溶解度與功能性(如乳化、膠凝)會受到pH值和溫度的影響。一般而言,其在接近等電點(pH 4.5)附近溶解度最低,在中性或鹼性條件下溶解度較佳。乳化穩定性在較寬的pH範圍內通常良好。加熱通常會促進其膠凝特性。您可以針對特定的加工條件,向我們技術團隊諮詢。

大豆分離蛋白(SPI)因其純度更高、製程更複雜,單位成本通常高於大豆濃縮蛋白(SPC)。然而,SPI的功能性(如乳化、膠凝能力)更強,可能允許在配方中使用較低的添加量即可達到所需效果,或能提供SPC無法達成的特定質地或穩定性。最終的成本效益需依據具體配方需求與目標效果進行評估。

建議添加量取決於具體應用。在肉製品或魚漿製品中,通常為1-3%;在植物基產品中可能更高,達5-15%;在飲品或醬料中則視所需功能性而定,可能在0.5-5%之間。我們建議從較低比例開始測試,並聯繫我們的技術支援以獲得針對您配方的建議。

作為大豆分離蛋白,其蛋白質含量(乾基)在90%以上,符合行業標準。具體的批次規格請參考提供的COA,或洽詢我們的業務團隊。

在台灣食品標示中,可用「大豆分離蛋白」標示。由於其來源為大豆,必須依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》加註過敏原警語(例如:「本產品含有大豆及其製品」)。最終產品的完整成分標示方式,建議參考最新的食品法規,並與我們確認具體產品規格與適用標示。

我們供應的「大豆分離蛋白-乳化型」皆來自非基因改造(Non-GMO)大豆。我們可提供相關的規格與非基改證明文件,請洽詢業務代表確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