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椒紅 40000 CU

辣椒紅又稱紅椒油樹脂(Paprika Oleoresin),是從紅椒 (Capsicum annuum L.) 果實萃取的天然食用色素。主要透過溶劑萃取並移除辣度製成,提供標準化約 40,000 CU 且鮮豔的天然紅色澤。我們提供油溶性與水溶性兩種規格,是取代人工色素的理想選擇,廣泛應用於各式食品著色。

color palette icon

精準色價控制,外觀一致

提供標準化 40000 CU 色價,確保您的產品批次間色澤穩定一致,滿足消費者對外觀的標準。

ghost icon

辣度極低,風味影響小

製程中移除大部分辣味物質,幾乎不含辣度,可專注於提供色澤而不干擾原有產品風味。

plant icon

純淨天然來源,杜絕蘇丹紅

取自天然紅椒來源,並嚴格每批檢驗確保產品絕無添加蘇丹紅等非法色素,提供您純淨、安心的天然著色方案。

Image show Paprika Oleoresin, dried paprika pods, sausage, and orange-red salad dressing, highlighting its use as a food colorant

產品應用

辣椒紅是香腸、火腿、培根、熱狗等加工肉品的理想天然色素。油溶性規格易於在脂肪中分散,水溶性規格則可應用於鹽水注射或滾揉製程。它能提供穩定、耐熱的紅潤色澤,提升產品的視覺吸引力與價值感,滿足台灣消費者對肉品外觀的偏好。

在各式醬料如番茄醬、沙拉醬、烤肉醬、甜辣醬或複合調味料、湯底中,辣椒紅可提供從橘紅到深紅的穩定色澤。油溶性適用於油基醬料,水溶性則適用於水基或乳化醬料。其低風味特性確保在增色同時,不影響醬料本身風味,應用於台式醬料或異國風味醬皆宜。

辣椒紅可應用於餅乾、零食(如洋芋片表面調味)、糖果、冰淇淋、甚至部分烘焙產品(如特定蛋糕裝飾)中,提供天然的紅色或橘紅色。其良好的穩定性有助於在加工與儲存過程中維持顏色。水溶性規格也使其可用於飲料或糖漿等產品。

技術規格

色價 (CU)

39,000 ~ 41,000 CU

殘留溶劑

< 20ppm

其他資訊

原產地

印度

包裝

20 kg

保存期限

18 months

保存條件

請放置於陰涼、乾燥空間,並避免陽光直射。

常見問題

「辣椒紅 40000 CU」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天然食用色素,為食品提供穩定、鮮豔的橘紅色至深紅色澤。它與主要提供辣度的辣椒精不同,辣椒紅在製程中已去除大部分辣味物質,因此辣度極低,主要用於著色。

取決於您的製程。若要添加到絞肉脂肪中或製作油基醃料,油溶性較易分散。若用於鹽水注射、滾揉或需要均勻分散在含水系統中,則水溶性是更好的選擇。

此產品「幾乎不含辣度 (nearly free of pungency)」。製程中已移除辣味物質,因此主要提供顏色,對產品原有風味影響極小。

此產品來源於印度產的 Capsicum annuum L. 品種紅椒。

主要優點是天然來源,符合清潔標示趨勢。缺點是相較於某些合成色素,其顏色強度可能較低(需較高添加量),且對光、氧較敏感,成本也可能較高。但其提供的色澤通常被認為更自然。

CU (Colour Unit) 是測量辣椒紅顏色強度的單位,數值越高代表顏色越深。ASTA 色價是另一種常用單位,尤其在美國。兩者可以換算,但 CU 在國際上更常被直接使用於規格。40000 CU 是此產品的標準色價強度。

辣椒紅的主要色素(類胡蘿蔔素)在食品常見的 pH 範圍內顏色相對穩定,不像某些天然色素(如花青素)對 pH 非常敏感。但極端的酸鹼條件仍可能影響其長期穩定性。

水溶性辣椒紅是透過添加食品級乳化劑,如脂肪酸甘油酯 (E471) 和聚山梨醇酯-80 (E433),將原本油溶性的色素微乳化,使其能夠均勻分散在水中。

在台灣,通常在成分表中可標示為「辣椒紅」、「辣椒紅色素」或「紅椒色素」。其使用的添加劑(如水溶性規格中的 E471, E433)若符合展開原則也需標示。具體標示方式建議參考最新的衛福部食藥署公告,您也可以與我們技術團隊聯繫諮詢。